北京支持经营主体纾困解难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(记者贾珺)为更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,北京支持经营主体纾困解难,今年经营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,主体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在2023年开展为期一年的开展信用提升行动,多措并举助力经营主体增信、信用修复提质,北京全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。今年经营据了解,主体今年以来,开展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已为2.67万户经营主体开展了信用修复,信用修复对18.1万户主体暂缓实施信用惩戒措施。北京
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畅通线上线下修复双渠道,今年经营对于能够通过信息系统查询的主体,无须提交证明材料,开展简化信用修复材料。信用修复全面压缩信用修复时限。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探索推进“在线申请+数据核查”的修复方式,实现信用修复“网上办、零见面”,助力经营主体重塑良好信用。2023年以来,市场监管部门已为2.67万户经营主体开展了信用修复,其中,通过线上途径为经营主体节约“跑腿”时间3100小时。同时,开展多平台行政处罚信息联动修复机制,建立“多口受理、协同处理、一次办成”机制,经营主体可实现“一次申请,同步撤下”,今年以来,已通过数据共享互认为10112家企业修复了行政处罚公示信息。
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失信处置由事后惩戒向事前预防延伸,在年报公示、信用惩戒、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等环节,对信用风险较高的经营主体发布信用风险提示和指导。
设置信用惩戒“缓冲期”,对于首次未按时报送年度报告的经营主体,符合条件的不予执行有关信用惩戒措施或实施相关行政处罚,对因受灾情影响暂时失联的经营主体,可暂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。截至目前,对18.1万户经营主体暂缓实施信用惩戒措施,10285户经营主体在缓冲期内主动进行了报送,避免信用受损。
实施公示信息抽查容错,对公示信息抽查中发现经营主体一般状态信息有误,或重要信息存在非主观故意明显错误的,未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,允许修改,鼓励经营主体开展即时信息自我纠错,今年已有693户次主体主动自我纠错。
责任编辑:赵英男
相关阅读
- 京东华中跨境前置中间仓项目降户武汉光谷
- 马拉丁2025新品系列 夏日复古滤镜
- 广东深圳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
- 玻纤将迎来涨价潮 玻璃行业格局继续改善,行业资讯
- 东莞免费网白挨卡圣天
- 各地环保税税额标准陆续出台,行业资讯
- 吉林长春:放心消费示范店公示《消费承诺》
- 广东深圳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
- 小我真正在的豪情经历感情文章散文赏识,感情语录少篇
- 利好兑现 玻璃难以持续走高,行业资讯
- 玻璃后市真的会迎来淡季吗?,行业资讯
- 广西首张“云帮办”营业执照在崇左市颁出
- 嫦娥四号战玉兔两号进进第19月昼工做 嫦娥四号已月背着陆529天
- 金九银十临近尾声,价格平稳为主,行业资讯
- 排污许可执行或超预期,行业资讯
- 放心消费亲子行 体验消费全流程
- 义乌本年逝世肖龙产品订单同比删减20%至30%
- 广东深圳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
- 春日甜心漫游指南 小象Q比解锁小童元气穿搭
- 大兴调查研究∣湖北部署开展市场监管行风建设督导调研活动